阅读历史 |

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266(2 / 4)

加入书签

他们蒙混过去了。”

朱至可不听泰定帝的解释,只道:“其实爹和哥哥骨子里也是轻视武将的,否则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些教材里竟然全都是文臣的故事,独独没有武将们如何为守卫边境出生入死,浴血奋战的故事。”

被朱至道破,泰定帝面上讪讪,依然坚持的道:“确实一时不察。”

“爹得改正。这天下可不是文人的天下,若是天下都成了文人的天下,那大明可就危矣了。毕竟文臣对武将们的轻视可是自古就有的。看不起武将的他们,以为自己比武将们多读了几本书,懂得天下的道理,再要是出几个能打仗的文臣,他们就更觉得,那从战场里靠着战功杀上来的武将们不过都是运气好,绝没有他们会打仗。彼时,自视甚高的他们未必不会是下一个赵括,那时的大明怕是真就成了文臣肆意主宰的地方。文人误国可不是玩笑话。”朱至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真真切切为此而担忧,生怕一不小心大明成了那样的朝廷。

泰定帝就算一开始确实不怎么当回事,听着朱至一言一语的道出其中的厉害,也明白了军事方面绝不能轻易交给文人。除非他们也能像朱至一样,从战场中拼出来。

“爹之前在爷爷手里学过兵法,也掌过兵权,可事实上爹没有真正打过仗,在爹看来,我的仗打得如何?”朱至往厉害里说,也不确定泰定帝是不是听进去,是不是愿意改正,那怎么办?

从事实说话,比如她和北元这一仗。

泰定帝道:“风险太大。”

可不是,深入敌后,扎入敌人的腹部,把天元帝都给弄回来了,这是真了不起。

可这样的事,不是谁都能干,更不是谁都能干得成。

“对,风险是大,收获同样也大。拿下了一个元主,叫北元自此再也没有皇帝。但是,进了北元的地盘,要怎么样精准找到元主,要怎么补充万人的粮食,哪一样若不是身临其境能说得出来的?打仗,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既然交由人去打这个仗,自该让人放手去干。莫要想着千里之外对他们指手画脚,那不叫统领全局,那叫添乱。而自来最喜欢添乱的永远都是文臣。”朱至犀利再接再厉的发话,朱雄英赶紧道:“至儿,话有些过了。”

朱至且问:“过吗?宋朝的前车之鉴在呢,我们算是白读了那些史书?”

!!!朱雄英不得不把嘴闭上,实在是说不过朱至。

“文臣和武将本就该各司其职,但凡战场上的事,分工明细,尤其不许文人过多插手,特别是运送粮草的事。否则卡着粮草和军响,那不是把人往死里逼?”朱至继续借题发挥,就为了让泰定帝听进劝。

“按你的意思,六部里这文臣和武将都得参半才行。”泰定帝拧起眉头有此一问。

朱至理所当然的道:“这难道不是理所当然?爹怎么就觉得武将们不会做官了?”

啊!这会轮到泰定帝无话可说了,武将都是粗人,心计脑子都玩不过别人,让他们去跟文臣斗心眼,纯纯是送人头。

“文臣可以随意参与军事,武将们呢,他们有多少开口的机会?朝中议事,爹是有多久没有听到武将们的声音了,难道这一切在爹看来都属于正常?”朱至仅陈述事实,请泰定帝自己想想是与不是。

泰定帝确实想了,朝廷议事,几乎开口的都是文臣,武将们确实已经越来越少开口,泰定帝不能说不曾发现这样的情况,但是在泰定帝看来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

武将们毕竟只懂得行军打仗,从来不懂安民治天下,要是他们一个个都能文能武,至于被文臣们挤兑得话都不敢说?

“武将,能在战场上厮杀出来的人,有哪个是蠢的。官场,我是觉得该让他们去好好的治治了。”朱至觉得,官场那乱七八糟的规矩,就得让那些大老粗们出面。

“爹得知道,您若是忽视武将们,从心底里认定他们对治理天下绝无助益,天下的人,满朝的臣子,他们就会察觉您的心思,如您一般的同样轻视于他们。

“武将们呢,那么多年以来根深蒂固的认定自己是粗人,只会打仗,以至于在文臣那儿本就抬不起头,对于子孙的要求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多读书,将来成为文臣。然而长此以往,大明还有能打仗,会打仗的人吗?纵然天下太平,统帅之领也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一但边境不宁,谁来护卫天下?”

朱至不过顺着泰定帝的反应推理,但他们其实都很清楚,朱至没有在危言耸听,而是一个不慎,极有可能造就这样的局面。

泰定帝眸中闪过一道阴暗,显然也是担心的。道:“依你所见,当如何才能确保我大明有会打仗的人。”

朱至道:“得先让天下人看见,会打仗的武将也有出头之日。武则天当年设了武举,后来为大唐力挽狂澜的郭子仪当年就是武举出身。文有状元,武为何不能有。习文可光宗耀祖,习武亦然。唯有朝廷对文武一视同仁,才能让天下人看到出头的机会,也才会有人冲这个方向努力。”

道理一说通,泰定帝立刻拍案而起道:“说得对。朝廷所在,本就是天下的中心,朝廷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天下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