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章(6 / 6)

加入书签

平,不算是有特色。不过就是瞧着眼熟,应该是吴先斋的手笔。

画上的是一副竹图,竹根部位有几块石头……本来竹图看着也还行,如果只当附庸风雅的话,这水平是勉强够风雅的。可这添上几笔多了几块石头,这画看起来便有几分违和了。再看看提的那两句诗,『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这是郑板桥的诗《新竹》。这诗用在吴先斋和丘香山之间,那是合适的。吴先斋这是带着几分敲打,也是带着几分提示的在告诉丘香山,你要往上走,那你这个新人离不开我这个旧人的提携。那么要不要听话,你得自己掂量。这里面暗含着这么一层意思的。

可这画上多了石头,选诗是不是就不该选这首了。郑板桥还有一首更合适的诗,叫《竹石》——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的立意也很好,而且,跟画更贴合!他可不认为吴先斋会不知道什么画搭配什么样的诗。要是诗词生僻也还罢了,可这首脍炙人口的,连蒙童都会背的诗吴先斋会想不起来?

那么,问题就在于那处处违和的几块石头上!那里应该本没有石头,是后来给画蛇添足补上去的!

石头——顽石!

它就是要找的东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