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0页(1 / 2)

加入书签

多搞两届培训,他又会心疼银子。

云程说:“不用可惜,这绕来绕去,不就跟书院上课一样了吗?”

只是他们最初讲师人数不够,无法完成分班。

场地上,至今没解决大问题,才临时调整,要自己人辛苦些。

这件事先记下,后面还有其他讨论。

比如说叶存山带人回来帮忙以后,有人知道他们这里缺人,频繁上来询问招不招帮工,不要钱,只管饭都愿意来。

还有公开课没人批改作业,他们都来白嫖审稿人,把人折磨得苦不堪言。

看云程比较讨厌在培训期间,有人私下搞营生挣钱,也需要问问他,有人帮忙做笔记,会收银子,这个要不要管。

最后收尾的问题是,教案售罄后,果然有两家书斋不老实,趁机浑水摸鱼高价卖。

杜知秋一下紧张起来了,“有我家吗?”

金掌柜笑笑,“没有,你家书斋大,看不上这点小钱。”

杜知秋放松下来,“那就好。”

府城杜家书斋的管事少爷,行事比较随性。

他觉得不值的,他就要压价。

看得见价值的,他会愿意合作。

现在两家关系尴尬,甚至有点崩,但在对方愿意好好合作时,几乎没出现过问题。

只有对方不满,不喜,为了市场偏要合作的时候,才会出幺蛾子。

不管他对云程的看法是什么,对云程部分作品的评价怎样,只要认可云程的写作能力,都不会在这时给人添堵。

其他事情没有,云程要他们把问题整理出来,答疑也贴上去,明天给他看看,第一册的答疑手册等他审稿以后,也按照班级分版本。

一班的最初的,二班是升级的,往上还能再更新版本。

一班问题就那些,会殊途同归到几大类。

云程预计就三到五册。考虑到没有网络传播,下一次授课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会把分支的问题一起解答。

以后再要更新升级,就得是他对文章有了新的理解,才去干的事。

跟预期一样,第一期小班开课后,云程就忙碌起来,因为每天都有交功课的人。

批改不能只评分,需要一定引导,让他们知道为什么不可以,改进方向在哪里。

不会急着给他们布置功课,没有一定人数,二班不开。

也不会看在人家重写了很多次,就动了恻隐之心,放他及格。

还好都是些能抗住科举压力的书生,高压之下,只有其他书斋走后门进来的人临阵退缩,空出了座位,能往里填新人。

到月中时,叶存山休沐,云程跟元墨轮班,换元墨去上课。

家里还没商量好怎么渡过这一天的假期,信件就接二连三的上门。

京都有来信,静河村有回信。

还有从槐城寄来的信与礼物。

作者有话要说:

来啦!

各位读者老爷晚安!

明天见呀!

么么哒!

第183章

京都来信很厚,除却家常事务外,还有叶存山后续一年的学习规划。

去年叶存山离京后,程砺锋就跟彭先生聊过。

彭先生年后到府城,对叶存山的教学就是按照商量的路线来,主要在于帮助他打破固有框架,让文章更有灵性,有自己的特点。

这部分是引导为主,需要叶存山自己多加练习,从大量文章的练笔中,寻找突破的点。

除此外,授课主要是解惑答疑,还有给他讲其他知识,作为拓展用。

这封信里,则增加了许多时政内容。

旱灾水灾蝗灾瘟疫,修河道、水田等等,还有田地税务,一些官家控制的盐铁相关的东西都有提及。

试时务策。

根据这些朝廷需要解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程砺锋附带了答案,是历年来朝廷的解决方案。

由他收集送来的东西,会比程文浩的更加全面仔细。

这是给他补充认知用的,类似其他书籍,拿来阅读用。

信里意思是,等到叶存山把这些都看完,知道遇见某类事的大致处理流程和方式,就可以把学习任务均衡下来。

科举还是不能钻牛角尖,稳住水平跟心态才是首要。

大抵是怕叶存山执着于要攻克一个问题,才肯开始下一步,程砺锋比较直接的说了,如果收到信件时,他还没能突破那一步,排开他的天赋跟不够努力问题,只能是他在想要打破框架的时候,有了太强的执念,所以没能越过。

文字是有力量和思想的,他做事可以目的性强,写文章不可以。

字里行间的浮躁,观者能感觉到。

叶存山看得似懂非懂,看了两遍以后,他决定抽空去找元墨一趟。

他只看过元墨几篇文章,多数是话本内容,正经写的文章看得少,可以就此聊一聊。

身边只有这一个人性子恬淡,与世无争,被多位先生点评适合退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