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页(1 / 2)
云程就带他们去南边煤铺子买蜂窝煤,路上吹了一波,把两人兴趣拉到最大。
煤铺子生意不算好。
东西做出来后,程公子亲自点了炉子烧水,用肥皂团洗手,也冲泡藕粉喝。
县老爷也试过,当天给杜家送去了些,这才让杜知春有东西炫耀。
他们用了觉得好,才有回购,支持了第一天的生意。
孙阳把主顾定下的蜂窝煤送到地方后,余下的他就走街串巷的卖,回来时还有一筐没卖出去,并一筐云程给他的煤炭,一起带了回来。
他给徐风说见着恩人了,知道住哪里,没问姓名,多给了一筐煤没收银子。
“他年纪看着跟我差不多大,不知是不是别人叫他送信的,但我就看见他了,就当是他吧。”孙阳吃饭时给徐风说。
徐风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遇见人,沉思片刻,道:“这样不行,太明显了,后面让人做煤的时候,可以做高一点的,给他分量足些的煤。”
再收一样的价格,也不会令人起疑。
“不然账面对不上,叫人揪了把柄也麻烦。”
徐风是他们这些人里最年长的一个,在王家时就对后来的人很照顾,多次替他们解围受罚,出来后闹得厉害,也都给他面子,现在是他负责管人。
回去选人干活那天,又闹了一场,他们不乐意把所有银子都投入进去,怕竹篮打水一场空。
可要容纳三十人多人的铺子,哪里那么容易做?
最后是程公子出银子开铺面,请他们来务工,等过段时日,还有人来接手铺面,不要他们管。
徐风跟孙阳办事积极,有铺子的分红,其他人就只安排了活计,做多少拿多少,愿意过什么日子,都靠自己双手挣。
在王家那些年里,他们都当过短工长工,干活还是干得来的。
这两日又在抱怨定价太低,辛辛苦苦做出来,利润那么薄一点。
孙阳脾气没徐风那么好,低骂道:“也不想想,这东西真的利润高了,还有我们的事儿吗?”
程文瑞正在跟杜禹商量,要把画册印刷出版。
钱从那三样东西的利润里出,现在还没挣钱,他先贴补一些。
这画册他翻得边缘都起皱了,翻到中间前后处境对比那一页,指给杜禹看:“我觉着这送画册的人,应当不是只想帮王家这些可怜人,是想拉拔一下其他穷人家的孩子。”
不让人走弯路。
在岔路口,选择另一条路,会有什么可能。
可以做肥皂团,也可以做藕粉,还能做蜂窝煤。
程文瑞跟杜禹在成品出来后,商量了半天,才得出确定的方案。
画册要推广出去,就会有很多人知道这个方子。
如果一开始定价高了,到时候互相低价竞争时,反而会向坏的一面发展,恶性循环。
不如最初时,他们就不图赚大钱,走薄利多销的路子,让其他人想压价压不了。
到时买家也会因为操作麻烦,省不了几个钱,会选择直接购买。
程文瑞出自太师府,眼界宽,年纪虽小,说话却老成:“不要怕同一个东西做得多了就没法卖,一条街上茶摊能有五六处,包子铺都能开三家,对着街开酒楼,百姓卖菜时整条街都是箩筐,也不见谁家东西滞销。到时,也能让商人们带去其他县城,带一带蔚县本地经济。”
不怕做的人多了,就怕到时商人想进货,他们还没东西给。
画册推出去,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用。
主要推的就是产藕地、有煤矿的地方,多几个位置卖藕粉跟蜂窝煤,也影响不到这里。
肥皂团倒是适用于很多地方。
“就是印刷成本太高,贴补了银子,穷苦百姓只怕也想不到要买。”程文瑞叹气。
杜家在蔚县、府城、京都都是开书斋的,跟许多造纸作坊熟。
他家书香门第,又出了好些官员,书斋拿纸量大,可以在作坊得个好价。
可他们这一带,造纸作坊少,纸价要比京都贵很多。
程文瑞想着,要么就印三个方子,他再找人加两个成本低廉,做法简单的方子进去,凑五个,印出来成本就低了。
杜禹突然想到:“对了,我侄儿说他同窗村里尝试造纸成功,要在县里开个纸铺,开业后主要卖低价纸,价格约莫是一百五十文一刀。”
蔚县正常价位的纸是五百到八百文一刀,劣纸特价纸也要三四百文,中间价位的五百文钱一刀的纸卖得最俏,他现在用的就这种。
“我让他休沐回村带过来给我看看。”
今天才开课,杜禹要晚上回去才能看见纸了。
程文瑞问铺面在哪里。
杜禹说是王家裁缝铺子。
这铺子可以说是程文瑞逼着人卖掉的,卖完了他把银子给了徐风。
再一回想杜禹刚说的“村里尝试造纸”,觉着王家这地头蛇,肯定会欺负乡下农民,就说:“那杜大人先忙,我去那铺子里瞧瞧。”
他去裁缝铺子时,云程也带着存银跟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