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5、英雄无归(五)(1 / 2)
——AD.2162.9.3——
矩阵,观察室。
“——所以说,我们得分成两队,同时从虚拟维度和现实维度发攻击,这才能确保‘机械大帝’不会额外增兵。”
“——什么?援军?没有援军,‘外银河’的收割者也在发动攻击,他们能拖住那些远征军不让它们回防就不错了。”
“——各位都试过进入矩阵了,确定一下自己究竟在现实还是在虚拟维度的实力更强,我们两条战线的任务都很艰巨。”
最初之作正在通过监控看着康娜对决战进行安排。
在她这里只会卖萌撒娇装妹妹。但回去之后就成了运筹帷幄的指挥官,还挺有趣的。
显然,虽然自己对她讲了“最初之作”和“最后之作”的来历,但她依然对这个身份没有太大的了解。
这个“观察室”的监控,并非只能被动接受收割者大军所获得的信息,还能凭借最初之作的想法对特定的地点或人物进行探查,即使仅有一个名字,也能直接找过去。
但如果真的那么做的话,会由于限定条件太少而冒出无数个结果,除非那个名字的主人,比如“康娜middot;薛帕德”,在全银河都有足够的影响力,任何智慧生物在听到这个名字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她。
不限定名字的话,也可以通过具体描述来模糊寻找,比如在之前的无数次轮回,她检索的比较多的条目有“孤胆英雄”、“小队指挥”、“集团作战”、“开发史前遗迹”、“培养生物兵器”、“灵能觉醒”、“研发机械智能”等等。
这些爱好被康娜评价为喜欢看“高光时刻”,倒也没什么问题,毕竟银河系的发展在收割者的刻意引导下,几乎总是会走上同样的轨迹,类似的东西看的太多,实在是有些审美疲劳,只有智慧生物那层出不穷的想法才能给她一点新鲜感。
这也是矩阵每次收割完一轮明之后都会把明的幸存者清洗记忆后并入虚拟维度的原因——那些程序设计被固定的“星球主机”根本没有创新的能力,必须依靠智慧生物在各种不同环境爆发出的灵感才能令它们更进一步。
虚拟维度那些奇奇怪怪的“轮回界”,基本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被矩阵复制出来拿去和不同明的成员排列组合以期他们能弄出点新东西来,虽然几率不算高,但时不时的灵感火花仍然足以让它逐渐进化。
不过,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开始挺有效,但随着持续时间无限增长,即使定期清洗记忆,也不可避免地让那些,呃,“轮回者”产生了某种“耐药性”,他们开始变得能够仿佛本能般地找出每个界的“最优解”和“标准答案”并行动,一次次的虚拟界经历变成了熟练工流水线,这直接导致了矩阵所需“灵感”的枯竭,就像银河系的明发展一样,如果矩阵有自我意识的话,一定会感叹“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由于无法进化,矩阵眼看就要变得和最初之作一样,五万年醒来一次以期收获一点灵感,但它抓住了最后一丝“灵感”:在“轮回者”“投入界,清洗记忆,投入下一个界”的循环添加了一个步骤——“在‘正常界’度过一生”。
很难说提供了这个灵感的轮回者究竟算是圣人还是罪人,因为绝大部分轮回者在矩阵创造的虚拟界“普通的度过一生”之后,那些“对‘轮回界’的直觉”就会消失,再被矩阵丢进去时的表现和新人没什么两样,同样能够重新提供“灵感火花”供矩阵使用,结果这种模式就成了矩阵沿用至今的虚拟界运行规律。
这个模式虽然导致轮回者们再无脱离轮回的可能,但在无法提供灵感后会获得一次安稳的人生用来休息,功过如何,只有参与其的轮回者才有资格品评了。
哦,不对,还是有人能脱离的,比如锡安那些人。
任何机械都可能出故障,即使故障率低到小数点之后好几位,只要不是零,就终有一天会出现。
具体多少次轮回之前,最初之作有点记不清,但矩阵在又一次将人投入轮回时出现了严重的错误,它原本应该将一个轮回者投入“人类被机器控制,成为供能电池”的界,但好像莫名混淆了现实和虚拟的界限,直接把那名轮回者给“弄醒”了。
这名后来被称作“救主”的人原本还习惯性地按照轮回界的规律做事,但很快就发现事情不对,他所处的环境是“现实界”而非“轮回界”,在短暂迷茫之后,他立刻开始尝试救援同胞,将他们从虚拟界带出来,拆解矩阵的设备武装自己,建立据点解救更多的同胞,这批已经从轮回觉醒的人自称为“觉醒者”。
矩阵这边,则根本没有应对这种事情的预案,也没有任何应对的方法,或者说,它应对的方法就是立刻创造了一大堆“人类被机器控制,有幸运者脱离并开始解救同胞”的轮回界,在里面实验要怎么应对才最合适。
这次难得一见的事件给最初之作提供了不少乐趣,也难得地干涉了一下免得矩阵太快把“救主”抓回去,最终“觉醒者”们建立了名为“伊甸”的家园。
然后,就没什么意思了,,由于生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