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台看了想拥抱严监生听(2 / 3)

加入书签

从来不是反义词,但是总有人把他们对立起来,然后借机生事,万言书的最开始就是关于兴文振武大方向的调整。

几乎囊括了朱祁钰登基以来所有的政令。

江渊出班,俯首说道:“陛下臣请圣旨,定武举式,以文科为例,设武科乡、会试,马步弓箭和策试再行。”

朱祁钰看向了礼部,科举这块,归礼部管。

胡濙站出来俯首说道:“陛下,臣以为善,但是臣亦认为,乡试武举人,需入讲武堂修习至少一年,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方可言战。”

胡濙的意思和考翰林和做实习生一个意思,武举之后,到讲武堂去当天子门生。

胡濙继续说道:“若是无大军调动,应当再到讲义堂修习一年,两年时间看似耽误了,但臣以为此举必行,三年一科,大明振武。”

朱祁钰连连点头,江南诗社笔正诗豪们上的万言书是为了逼迫皇帝放了奸商,那六部明公、都察院、文渊阁上的万言书,自然不是为了恶心皇帝。

武举人中举,进讲武堂,算是出身,之后行伍之间逐步提拔。

“准,三年一科,暂试暂行,随时增改。”朱祁钰非常满意这万言书第一条兴文振武。

大明的武举是在朱见深手里正式确定的。

大奸宦、西厂厂公汪直,有感于京营被众正盈朝把持,想了个歪招,“蛊惑”明宪宗朱见深,在成化十四年,确定武举定式,三年一期,乡试武举,会试武进。

但是到了孝子贤孙明孝宗的时候,哄堂大孝的明孝宗罢武举会试,自此只有武举人,没有武进士了,武举也改为六年一科。

一直到了隆庆年间,高拱才顶着巨大的风力,再改三年一科。

熊廷弼是湖广武科乡试第一名,而后次年,熊廷弼又中湖广文科乡试第一名,次年万历三十六年,进士及第。

熊廷弼是历朝历代唯一一个文武双解元之人,而且在明末展现了他的能力,可惜的是,广宁之战,王化贞丢广宁,熊廷弼被斩首,传首九边。

因为熊廷弼应当算是楚党,和东林、阉党都尿不到一个壶里。

文官因为解祯期之事,逼着朱祁钰罢免王直,和王化贞丢广宁,杀掉熊廷弼性质类似。

武举负责的人,是陈汝言,陈汝言现在是兵部左侍郎,虽然当尚书能力不够,但是做左侍郎还是够得。

户部尚书金濂站出来俯首说道:“陛下,臣有本启奏。”

朱祁钰并未马上奏对,而是问道:“金尚书的胃痛可能好些了?”

金濂赶忙说道:“承蒙陛下圣恩挂怀,已然好多了,调养好身体,臣还能为陛下多效犬马之劳数年。”

金濂的胃痛一直是冉思娘在看,跟哄小孩一样,加冰糖忽悠金濂服用康复新液。

大皇帝和大蟑螂之间的恩怨,自此灰飞烟灭。

太医院在朝阳门外,找了一个地方,专门养殖大蠊,熬制康复新液,以治百姓胃病所用。

朱祁钰知道那个味道又甜又腻又臭,憋着笑说道:“嗯,金尚书请讲。”

金濂奏禀道:“陛下,臣以为鼓励海商至倭国贩银,银子有点不大够用了。”

“又不够了?”朱祁钰看过金濂写的万言书,句句肺腑,每一句都指向了钱荒的害处,鞭辟入里,钱荒则民断无可安。

佐以襄王朱瞻墡的利柄轻重论,金濂说的道理,看起来就更有道理了。

但是御制银币才行几年?

这就又没银子了?

“陛下,朝廷还欠着天下八十年的铸钱呢。”金濂赶忙解释道。

朱祁钰伸出手打断了金濂的哭穷,疑惑的说道:“朕不是已经还了两年了吗?怎么还是八十年?!”

金濂洋洋洒洒的说了半天,朱祁钰听明白了。

的确是在还钱了,但是大明在发展…

还得多,欠下的就越多。

所以朱祁钰只是满足了当前发展需要的银币数量,但是还债还远远不够。

这账,这被子,怕是还不完了…

金濂往前走了半步,眼神里带着光说道:“陛下,把倭国的金山银洞挖空了,大约就够用。”

“好,鼓励海商去倭国贩银,怎么个鼓励法?”朱祁钰有些好奇的问道。

“增加密州市舶司银币数量,方便海商倭银换银币,减免去倭商舶停泊市舶司港口费用等。”金濂拿出了一本奏疏。

现在大明水师正在缓缓恢复,舟山水师已经开始营建,广招船工,训练水师。

在水师恢复之前,大明的确没什么法子去,但是大明有政策。

“最主要的是张榜告示,告诉海商们,倭国遍地白银,自然蜂拥而至。”金濂俯首说道。

就像马可波罗吹中原遍地黄金一个路数。

事实上,大明的消息闭塞,倭国有银,大家都知道,但是能让多少人发财,那就没人知道了。

金濂的意思是把倭国有多少银子的事儿,告诉天下,那自然会有人前往。

比如已经虎视眈眈的横林费氏费亦应,早就摩拳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